名气做大了,一些媒体也注意他了,跟媒体熟了,他又在电视上搞起羊毛衫“科普”讲座,教市民识别真假羊毛,怎么洗涤、保养。一时间,把他捧成了“明星”。“所有这些招数,都是当年香港商人和他们的媒体教我的。只不过,别人看热闹的时候,我多留了个心眼,就成了我赚钱的新招、绝招。” 汇男网 www.dddbb.com 汇男网 www.dddbb.com
做房地产先建后拆谁也不扯皮
“一招鲜,吃遍天下先”,但也没有哪招能一直“鲜”下去的。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,用这招做生意的人,已是遍地都是,詹永健知道自己该换新招了。
看过了香港人怎么做生意,他还想再进一步,到国外去看看。从1991年开始,他以短期留学的方式,到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待了两年。
两年的留学时间和学费没白交,“在这些地方一看,人家的公司一旦做大了,差不多都会搞房地产。这行不但利润高,而且是不动产,对企业长远发展也是个保障。”但搞房地产需要的资金动辄几千万元,在武汉私人搞房地产的还是凤毛鳞角,詹永健决定自己尝这个鲜。
回到武汉后,詹永健把羊毛衫生意交给兄弟们去做,自己则着手筹建房地产公司。那时他还拿不出几千万元,幸好自己以前做生意诚实守信,口碑很好,家族中的亲威朋友很快帮他筹到一大笔钱,詹永健又从银行贷到600万元。
1992年底,詹永健的永盛房地产公司成立,首个项目就是位于胜利街的永盛公寓。“我做房地产时,也是奉行守信这个原则。”
詹永健的守信就是拿出实实在在的房子,让拆迁户安心搬家。在他们动员拆迁前,已准备好现房让这些老城区的住户去看去选,等这些人拿到房再搬迁时,自然一帆风顺。“当然,做到这点还得钱撑腰,要想有钱,就得有好信誉得到银行的信任,这就是个循环过程。”在回顾自己当地产商的日子时,他总结道:“还是离不开在外面学习的效果,如果说在深圳我学会了香港人的营销观念,而在国外,我学会了他们的诚信经商的观念。”
办票务公司整出武汉一个新行业
出国留学,詹永健搞出了个房地产公司。反过来,又促成了他“多到外面看看”。在地产项目近尾声时,詹永健又无意中发现了另一大商机。
1993年,他到香港出差,到饭店前台办理退房手续。人家一看他的内地证件,问了一句:“是不是要回内地了?需不需要我们帮您订机票?”这句话让詹永健颇感惊奇,要知道那时候在内地买火车票、机票,都得到售票窗口排队,不但手续多,还得经常等上个把小时,麻烦。詹永健忙问:“你们是怎么订票?”对方笑着指着服务台对面的一个小办公室说,那就是一个票务公司,专门帮客人订票,“您只要把要求说清楚,那边马上可以出票”。
借订票的当口,詹永健和票务公司的人套起近乎,半个小时就把操作流程摸了个大概。回汉途中,詹永健兴奋不已,“每天武汉的火车站售票大厅都是人山人海,市区那几个售票点也完全不够用。我要是在武汉也办这么个公司,代火车站、机场卖票,那该是多大一个市场!”
回到武汉,詹永健马上找到汉口火车站,把他的想法和对方说了。对方也对他这个点子很感兴趣,但和私人合作出售火车票,毕竟是没先例的事。为了稳妥起见,火车站一开始只给他们很少的票试水。“最开始,火车站一个车次只给三张票我们代卖,那时候车次少,我们一天也只有几十张车票,根本不够卖。”
见开局顺利,詹永健兵分多路,一路继续游说火车站,分析当前大好形势,希望多放票;一路到各个饭店、企事业单位宣传摸底;另一路到长途车站、客运港、机场公关,希望他们都能支持一下,以扩大票源。
詹永健的这个服务确实解决了交通部门和旅客的实际问题,所以一推出就深受双方的欢迎。短短几个月时间,他们的订票热线号码就出现在武汉大小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桌上。在他们的影响下,又陆续冒出各类票务公司,不到三年时间,票务代办就成了武汉的一个新职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