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
1995年,李彦宏在纽约的一次中国留学生聚会上见到了马东敏,她比李彦宏小两岁,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,此时正在美国新泽西州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。两人“一见钟情”,过程略过不表,六个月之后,他们就结婚了,后来还有了女儿。 汇男网 www.dddbb.com 汇男网 www.dddbb.com
1998年6月迪斯尼参股Infoseek,之后推出了GO.com。李彦宏从期权中获益颇多,有一种说法是大概值50多万美元。另一方面,GO.com是作为一个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失败的案例。
2001年1月,迪斯尼关闭了GO.com。李彦宏2月3日凌晨在DoNews贴出了《我与GO.COM》:从97年加入Infoseek后,我是很认真的,我曾经立下誓言,只要我在Infoseek一天,就要保住她搜索引擎在业界第一的位置……我想GO.com/Infoseek的很多失误应该不会在百度重演。
你已经知道了,李彦宏喜欢写些东西,他在硅谷的居所,恰好离网景很近,这样在业余时间,李彦宏写了《硅谷商战》一书,在国内出版后,颇受欢迎。
李彦宏回忆,最终促使他回国创业的是马东敏的激励。马东敏看来对爱人要求颇高,或者她能够理解李彦宏内心的愿望,强调他是搜索领域的专家,应该有更大的作为。她甚至于帮李彦宏找到了创业伙伴徐勇。
徐勇,1982年就读北京大学生物系,后来在美国德州A&M大学完成博士学位,接下来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。这一阶段,徐勇以制片人身份拍摄了《走进硅谷》,通过这部记录片结识了不少投资者。
两人谈得颇为投机,于是决定一道回国,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,最初股权的分配是3比1。公司取名“百度”,这源自辛弃疾的《青玉案》:众里寻她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此时,恰逢互联网热潮时期,加上中国概念,而搜索也是互联网核心技术,半岛基金(Peninsula Capital)和合伙人为搜索背景的Integrity Partners投入了最初的120万美元,获得25%股权。2000年3月,李彦宏和徐勇在北京大学资源楼的406、420房间开始了他们的创业。李彦宏的办公室设在420,刚好可以看到他读书时住的43号楼。
两个月之后,李彦宏找到了他的第一个客户,即硅谷动力。作为创新企业的传统,百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,不过场面冷清,记者困惑于他要做什么。之后百度获得了新浪、搜狐、网易、TOM的订单,拥有中文搜索80%的份额。
此时,网络热潮已经开始迅速衰退,不过在Integrity Partners合伙人Scott Welch的推荐下,2000年9月,李彦宏还是引进了德丰杰与IDG两家风险基金,获得1000万美元的投资。德丰杰占了这轮投资的75%,因此成为最大的单一股东。
不过,之后网络股泡沫破灭效益日益显现,通过服务方式获得营收的前景被看淡。李彦宏决心转型,从事类似Overture的竞价排名模式,Overture恰好是德丰杰投资的。当时董事会有不同的声音,因为这等于同门户,也就是客户在竞争。最终,李彦宏获得了董事会的支持。德丰杰的创始合伙人,负责Overture投资的Timothy C. Draper甚至来到中国给李彦宏介绍Overture的经验。
2001年9月20日,百度推出了自己的网站,之后推出竞价排名服务。此时处于互联网冬天,变化不再为人们所关注。李彦宏选择了一个兼顾利益的方案,百度的竞价排名采取与门户网站“分账”的模式。这使得百度以一种相对平稳的方式转型。
|